回家的路上,今日看料带您探秘春运风景线
春节,这个承载着团圆与温馨的传统节日,让无数游子踏上回家的路。回家的路上,风景如画,故事连连。今日看料,就带您多角度探秘春运风景线,感受那份独特的年味。
一、铁路风景,记录中国故事
“我的铁路风景”主题宣传首季活动圆满收官,累计征集原创作品27万余个,全网话题传播量超40亿次。这场活动,让铁路线成为记录中国故事的视角和纽带。
在春运期间,铁路成为了无数游子回家的首选。从繁忙的车站,到飞驰的列车,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回家的喜悦。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央视等中央主要媒体对活动的进展成效及时进行了报道,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铁路风景背后的故事。
二、自驾跨省,见证城乡巨变
1800公里,从山东济南到广东韶关,李辉贤一家四口自驾回家的路,见证了一个小家庭的成长,也见证了中国大地的巨变。
从1997年考入山东大学,到2002年大学毕业后留在济南就业,李辉贤与济南结下了不解之缘。2002年,他购入人生第一辆小轿车,开启了自驾返乡的模式。20多年来,这条春运归乡路逐渐成为一家四口的移动课堂。
一路上,李辉贤喜欢四处转转看看,也习惯了自己研究路线。从研究纸质地图到使用智能导航,方向盘也从他手中交到了儿子手里。这条归乡的路,驶过了30多座城市,孩子们在一路交替的风景中逐渐读懂了中国。
三、新能源汽车,绿色春运新宠
今年春运,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回家路上的新宠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日均流量达到685.46万辆,同比2024年同期上升61.81%。
肖女士选择新能源汽车,很大程度是基于经济考量。电车每次充电花费三四十元,每公里充电成本不到0.1元,而自家原来的油车每公里成本约0.6元。政策层面的诸多利好也是促使肖女士做出选择的关键因素。
在宁德到江苏盐城的900公里返乡路上,肖女士驾驶的特斯拉新能源汽车,充满一次电需40—50分钟,续航里程可达400多公里。这趟旅程中共计充了三次电,车内安静舒适,行驶过程平稳顺畅。
四、长途跋涉,感受家的温暖
从浙江义乌回乡过年的贵阳夫妇,途经江西,在南昌南服务区喝上了热乎乎的姜茶,心里暖暖的。由于日常工作繁忙,加上交通费用较贵,他们一年仅在春节期间回家一次。
在这漫长的旅途中,幸先生负责驾驶,而他的妻子则照顾着宝宝。感到疲惫时,他们就在最近的服务区停下来休息。在南昌南服务区喝上了热姜茶,感觉很温暖。
据悉,预计2025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下历史新高,达到90亿人次。在这场春运大潮中,无数游子用他们的方式,感受着家的温暖。
五、新能源车,严寒测验见证实力
2025年春节期间,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公路充电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,逐渐成为撑起春节返乡大潮的重要交通工具。
从天津到青海,全程1780公里,途经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宁夏和甘肃,小红书博主蓝先生今年第一次选择开电车回老家过年。冬季的低温让车辆的续航明显打了些折扣,但他的国产新能源车凭借许多油车所不具备的智驾功能,帮助他在这趟长途旅途中缓解了不少疲劳。
这个春节,越来越多像蓝先生一样的车主加入了开电车回家的队伍当中。数据显示,2025年春运以来,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日均突破650万辆,比2024年同期上升超过60%。
回家的路上,风景如画,故事连连。今日看料,带您多角度探秘春运风景线,感受那份独特的年味。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,让我们共同期待回家的路上,更多美好的故事。